04
2020-12
3D打印行业,你必须了解的主角之PLA
  只要是玩转3DFMD打印的小伙伴们,肯定对PLA有一些些了解,不过很多都仅限于知道这是一种比较热门常见的打印材料,用它来打印模型效果比较好,具体什么成份,我估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在这里给大家简单科普一下。  PLA是聚乳酸的英文简写,全写为:polylacticacid,一般都是以简称出现的,很少人记得英文全称,这点知道就好。  百度百科是这么说的,聚乳酸(PLA)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及可生物降解材料,使用可再生的植物资源(如玉米)所提出的淀粉原料制成。淀粉原料经由糖化得到葡萄糖,再由葡萄糖及一定的菌种发酵制成高纯度的乳酸,再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一定分子量的聚乳酸。其机械性能及物理性能良好。聚乳酸适用于吹塑、热塑等各种加工方法,加工方便,应用十分广泛。相容性与可降解性良好。聚乳酸在医药领域应用也非常广泛,如可生产一次性输液用具、免拆型手术缝合线等,低分子聚乳酸作药物缓释包装剂等。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一种对环境无害的材料,在对保护环境这一呼声越来越强烈的现代社会,这是相当有市场,而且不容易被淘汰的一种材料。在我们的认知中,大部分的塑料都是有害的,但是这款由植物提炼出来的,无害易降解,所以可以应用在各种对健康安全等要求比较严格的领域,如医疗啊,食品,3D打印等,毕竟这些领域,大家对毒塑料的容忍度还是比较低的。  PLA也可以进行各种普通加工方式生产,例如:熔化挤出成型,射出成型,吹膜成型,发泡成型及真空成型等,但是这里我们主要讲PLA在3D打印FDM成型的应用性能:  打印PLA時气味为棉花糖气味,不像打印其他材料如ABS那样刺鼻子;  PLA可以在沒有加热床情况下打印大型零件模型而边角不会翘起;  PLA加工温度是200℃,如果超过这个温度至220℃,PLA会出现鼓起的气泡,甚至被碳化,碳化会堵住喷嘴,非常危险;  PLA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即使打印较大尺寸的模型时也表现良好,打印出来的模型size和预期相差无几;  PLA具有较低的熔体强度,打印模型更容易塑形,表面光泽性优异,色彩艳丽;  PLA是晶体,像冰冻的水一样,直接从固体到液体,它会吸喷嘴的热能,所以打印时可能会使喷嘴堵塞。好了,就介绍这么多,有没有get到一点点啊?PLA打印耗材成品图如下:  有没有好奇它究竟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是用什么设备生产出来的?带大家见识下吧!  就是用上图的这类设备,3D打印耗材生产线---首先投料,然后经由挤出机挤出,再由水槽定型,牵引至收卷单元,收卷再把生产出来的线材收好成卷,咋听好像很简单,其实水也很深的,有兴趣的可以再去详细了解下,只能说,近几天3D打印的发展势头很猛~
04
2020-12
3D打印耗材设备之3D打印耗材小常识
大家对3D耗材了解多少呢?小编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ABS材料与PLA(聚乳酸)的区別:  1.打印PLA時气味为棉花糖气味,不像ABS那样刺鼻子的不良气味;  2.PLA可以在沒有加热床情况下打印大型零件模型而边角不会翘起;  3.PLA加工温度是200℃,ABS在220℃以上;  4.PLA具有较低的收缩率,即使打印较大尺寸的模型时也表现良好;  5.PLA具有较低的熔体强度,打印模型更容易塑形,表面光泽性优异,色彩艳丽;  6.PLA是晶体,ABS是一种非晶体;  7.当你热ABS,慢慢转换成凝胶液体:不经过状态改变;  8.PLA跟冰冻的水一样,加热时从固体变成液体;  9.PLA有相变,ABS没有相变;因为没有相变,ABS不吸喷嘴的热能。部分PLA,冷却喷嘴有相变化的风险,使喷嘴堵塞的风险更大。  10.如何判断材料是PLA还是ABS?  从表面上很难判断,对比观察ABS呈亚光,而PLA很光亮。加热到195度,PLA可以顺畅挤出,ABS不可以。加热到220度,ABS可以顺畅挤出,PLA会出现鼓起的气泡,甚至被碳化碳化会堵住喷嘴,这是非常危险的。以上就是耗材ABS与PLA的特点和差别,如果懂这些基本的耗材常识,用3D打印耗材设备就不难了。  下面小编就分享一款3D打印耗材设备——3D打印耗材生产线,操作简单,简单易用,对3D打印耗材设备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3D打印耗材生产线的特点:  1、主机压力闭环控制、线径闭环控制;调节速度快,线径精度高;  2、生产速度可达80-100m/min;效率高,稳定性好;  3、运行信息在线显示,紧急停机保护;易于操作,安全可靠。3D打印耗材生产线适配的材料:  1、适用于PLA、ABS、PP、PC、TPU等3D打印耗材的挤出成型;  2、用于挤出单/多腔、多规格塑胶线材;  3、3D打印耗材挤出工艺参数优化与控制。
04
2020-12
3D打印耗材的分类
  3D打印耗材材料是3D打印技术重要的物质基础,它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成形零件的综合性能。发展至今,其耗材材料种类已经十分丰富,下面小编来介绍一下3D打印耗材的分类,3D打印耗材主要可分为聚合物材料、金属材料、陶瓷材料等三大类。一、3D打印用聚合物材料(塑料材料)  3D打印用聚合物材料主要包括光敏树脂、热塑性塑料及水凝胶等。光敏树脂是最早应用于3D打印的材料之一,适用于光固化成形(StereolithographyApparatus,SLA),主要成分是能发生聚合反应的小分子树脂(预聚体、单体),其中添加有光引发剂、阻聚剂、流平剂等助剂,能够在特定的光照(一般为紫外光)下发生聚合反应实现固化。光敏树脂并不算一种新的材料,与其原理类似的光刻胶、光固化涂料、光固化油墨等已经在电子制造、全息影像、胶粘剂、印刷、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涂料领域,光固化技术因具有固化速度快、固化性能优异、少污染、节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但应用于3D打印的树脂固化厚度(一般>25μm)明显大于传统涂料的涂布厚度(一般<20μm),其在配方组成上与传统的光固化涂料、油墨等有所区别。  3D打印用光敏树脂主要采用的是自由基聚合的丙烯酸酯体系。商业化的丙烯酸酯有多种类型,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对配方进行调整。总体而言,3D打印用的光敏树脂有以下几点要求:  (1)固化前性能稳定,一般要求可见光照射下不发生固化;  (2)反应速度快,更高的反应速率可以实现高效率成形;  (3)粘度适中,以匹配光固化成形装备的再涂层要求;  (4)固化收缩小,以减少成形时的变形及内应力;  (5)固化后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  (6)毒性及刺激性小,以减少对环境及人体的伤害。  热塑性聚合物是最常见的3D打印材料之一,常见的3D打印用热塑性聚合物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聚乳酸(PLA)、尼龙(PA)、聚碳酸酯(PC)、聚苯乙烯(PS)、聚己内酯(PCL)、聚苯砜(PPSF)、热塑性聚氨酯(TPU)、聚醚醚酮(PEEK)等。  根据3D打印方法的不同,要求材料的形态也有所不同。熔融沉积成形(FusedDepositionModeling,FDM)使用的是丝材,激光选区烧结(SelectiveLaserSintering,SLS)则使用的是粉材。由于工业上常用的聚合物原料大多以颗粒为主,制成丝材或粉材都要进行二次加工,提高了3D打印耗材的使用成本,目前也有一些单位开始研发以颗粒为原料的3D打印装备。下面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介绍。  PLA和ABS是FDM最常用的耗材,因价格便宜而十分普及。ABS是常见的工程塑料,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但3D打印条件要求苛刻,在打印过程中容易产生翘曲变形,且易产生刺激性气味。PLA是可降解的环保塑料,打印性能较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3D打印热塑性聚合物,已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建筑、模具设计等行业。此外,PLA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加入羟基磷灰石改性的PLA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的制造。  PA是一种半晶态聚合物,经SLS成形后能得到高致密度且高强度的零件,是SLS的主要耗材之一。SLS中所使用的PA需具有较高的球形度及粒径均匀性,通常采用低温粉碎法制备得到。通过加入玻璃微珠、粘土、铝粉、碳纤维等无机材料可制备出PA复合粉末,这些无机填料的加入能显著提高某些方面的性能,如强度、耐热性能、导电性等,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  PCL是一种无毒、低熔点的热塑性塑料,PCL丝材主要作为儿童使用的3D打印笔的耗材,因成形温度较低(80~100°C)而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一提的是,PCL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可以作为生物医疗中组织工程支架的材料,通过掺杂纳米羟基磷灰石等材料还能够改善力学性能及生物相容性。此外PCL材料还具有一定的形状记忆效应,在3D打印方面有一定的潜力。  TPU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的热塑性聚合物,其硬度范围宽且可调,有一定的耐磨性、耐油性,适用于鞋材、个人消费品、工业零件等的制造。结合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出传统成形工艺难以制造的复杂多孔结构,使得制件拥有独特且可调控的力学性能。采用SLS工艺打印的多孔结构TPU鞋垫的弹性性能和使用强度已达到市场使用标准。  PEEK是一种半晶态聚合物,具有高熔点(343°C)和优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也十分出色,是目前研究较热的3D打印材料。纯PEEK的杨氏模量为3.86±0.72GPa,经碳纤维增强后可达21.1±2.3GPa,与人骨的杨氏模量最为接近,可以有效避免植入人体后与人骨产生的应力遮挡以及松动现象,是一种理想的骨科植入物材料。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的PEEK植入体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患者不同病情的个性化植入物定制需求,目前国内3D打印PEEK植入物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3D打印用金属材料  3D打印金属材料主要有粉末形式和丝材形式。粉末材料是最常用的材料,可用于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LaserMelting,SLM)、激光近净成形(LaserEngineeredNetShaping,LENS)、电子束选区熔化(ElectronBeamMelting,EBM)等多种3D打印工艺;丝材则适合于电弧增材制造(WireandArcAdditiveManufacture,WAAM)等工艺。  为了满足3D打印的工艺需求,金属粉末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粉末的流动性是粉末的重要特性之一,所有使用金属粉末作为耗材的3D打印工艺在制造过程中均涉及粉末的流动,金属粉末的流动性直接影响到SLM、EBM中的铺粉均匀性和LENS中的送粉稳定性,若流动性太差会造成打印精度降低甚至打印失败。  3D打印所使用的金属丝材与传统的焊丝相同,理论上凡能在工艺条件下熔化的金属都可作为3D打印的材料。丝材制造的工艺很成熟,材料成本相比粉材要低很多。  按照材料种类划分,3D打印金属材料可以分为铁基合金、钛及钛基合金、镍基合金、钴铬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及贵金属等。  铁基合金是3D打印金属材料中研究较早、较深入的一类合金,较常用的铁基合金有工具钢、316L不锈钢、M2高速钢、H13模具钢和15-5PH马氏体时效钢等。铁基合金使用成本较低、硬度高、韧性好,同时具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特别适合于模具制造。3D打印随形水道模具是铁基合金的一大应用,传统工艺异形水道难以加工,而3D打印可以控制冷却流道的布置与型腔的几何形状基本一致,能提升温度场的均匀性,有效降低产品缺陷并提高模具寿命。  钛及钛合金以其显著的比强度高、耐热性好、耐腐蚀、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成为医疗器械、化工设备、航空航天及运动器材等领域的理想材料。然而钛合金属于典型的难加工材料,加工时应力大、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限制了钛合金的广泛应用。而3D打印技术特别适合钛及钛合金的制造,一是3D打印时处于保护气氛环境中,钛不易与氧、氮等元素发生反应,微区局部的快速加热冷却也限制了合金元素的挥发;二是无需切削加工便能制造复杂的形状,且基于粉材或丝材材料利用率高,不会造成原材料的浪费,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目前3D打印钛及钛合金的种类有纯Ti、Ti6A14V(TC4)和Ti6A17Nb,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零件及人工植入体(如骨骼,牙齿等)。  镍基合金是一类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高温合金,其在650~1000°C高温下有较高的强度和一定的抗氧化腐蚀能力,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能源等领域。例如,镍基高温合金可以用在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与涡轮盘。常用的3D打印镍基合金牌号有Inconel625、Inconel718及Inconel939等。  钴基合金也可作为高温合金使用,但因资源缺乏,发展受限。由于钴基合金具有比钛合金更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多作为医用材料使用,用于牙科植入体和骨科植入体的制造。目前常用的3D打印钴基合金牌号有Co212、Co452、Co502和CoCr28Mo6等。  铝合金密度低,耐腐蚀性能好,抗疲劳性能较高,且具有较高的比强度、比刚度,是一类理想的轻量化材料。3D打印中使用的铝合金为铸造铝合金,常用牌号有AlSi10Mg、AlSi7Mg、AlSi9Cu3等。韩国通信卫星Koreasat-5A及Koreasat-7使用了SLM制造的AlSi7Mg轻量化部件,不仅由原来的多个零件合成一个整体制造,零件重量比原设计降低22%,制造成本降低30%,生产周期缩短1—2个月。  其他金属材料如铜合金、镁合金、贵金属等需求量不及以上介绍的几种金属材料,但也有其相应的应用前景。三、3D打印用陶瓷材料  传统陶瓷可以定义为组成硅酸盐工业的那些陶瓷制品,主要包括粘土、水泥及硅酸盐玻璃等。传统陶瓷的原料多为天然的矿物原料,分布广泛且价格低廉,适合于日用陶瓷、卫生陶瓷、耐火材料、磨料、建筑材料等的制造。传统陶瓷的成形大多需要模具,将3D打印工艺应用于陶瓷或玻璃制品的制造中,可以实现陶瓷制品的定制化,提高附加值,并有可能赋予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先进陶瓷是一类采用高纯度原料、可以人为调控化学配比和组织结构的高性能陶瓷,相比传统陶瓷在力学性能上有显著提高并具有传统陶瓷不具备的各种声、光、热、电、磁功能。先进陶瓷从用途上可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常用来制造结构零部件,要求有较高的硬度、韧性、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功能陶瓷则用来制造功能器件,如压电陶瓷、介电陶瓷、铁电陶瓷、敏感陶瓷、生物陶瓷等。从化学成分上先进陶瓷可以分为氧化物陶瓷和非氧化物陶瓷等。为了获得更高性能的陶瓷,不仅需要对其成分进行优化改良,也对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形作为陶瓷制造中重要的一环,3D打印先进陶瓷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氧化物陶瓷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烧结工艺比较简单,是陶瓷3D打印研究最多的材料。适用氧化物陶瓷的3D打印工艺种类也最多,3DP、SLS、FDM、DIW、SLA、SLM、LENS等工艺均可用于氧化物陶瓷的成形。  基于粉体的3DP和SLS利用液态或低熔点有机粘结剂进行成形,由于得到素坯致密度较低,在烧结过程中难以实现完全的致密化,多用于成形多孔陶瓷;SLS与等静压技术结合的工艺和基于浆料的SLS工艺都可有效提高了素坯的致密度,实现致密氧化物陶瓷的制造。  FDM的耗材是陶瓷粉体与热塑性高分子混合制得的丝材,一般固含量在50vol%以上,但因制丝成本高、制件精度低等原因,FDM工艺很少使用。
04
2020-12
3D打印耗材是如何生产的?现在有回收工艺吗?
  很多人可能都见过3D打印机,也清楚3D打印模型是如何被打印出来的,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没见过3D打印耗材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吧,现在带大家来大概了解下它的生产流程:1.3D打印耗材生产流程  I.在生产挤丝前,我们会用足够的时间去干燥ABS和PLA原料(3-5小时)。  II.将原料与通过ROHS认证的颜色母粒或颜色粉末进行混合。  III.调整合适的温度和牵引速率,使制得丝线直径范围为1.6-1.8mm/2.8-3.0mm,大约公差为+/-0.05mm,每卷净重1kg+/-0.02kg。  IV将所有的成品按不同的类别在不同的货架上摆放整齐。2.产品质量控制  I.3D打印耗材生产时,有针对线径准确度的激光线径仪进行检测,当直径小于或大于接受范围,激光线径仪将调整挤出速度使得得到直径更大或更小从而达到可以接受范围。  II.保持提供给客户每份样品的数据记录,从而建立一个后续跟踪服务文档。  III.当成品在货架上放置超过半年后,我们会重新干燥并制丝。3.关于污染和回收有时候如果发现一些黑丝太脆,可能是由于生产完成后混入了一些回收料或废料。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不会出口或者处理废料,可回收材料或可再利用材料。4.包装3D打印耗材将每个长丝/卷和干燥剂一起密封在PE袋中,然后放在小盒子里,最后放在大箱子中。为了更好地避免水分,利用有加热的真空袋来取代普通袋子。回收工艺  现在普及3D打印机很大一部分难点是耗材太贵,最便宜的PLA也要上百块1kg。如果打印耗材可以有装置自动回收,这就意味着打印废料及试验品的材料可以重复使用,这样成本降低还环保。  事实上,这是比较美好的愿望,但是并不现实。废料、试验品回收再利用,可能性不大,注塑过的塑料性能都变差了,再回收来做耗材,强度非常差,用在3D打印上基本本可能。
04
2020-12
3d打印耗材如何进行切片处理?
  3d打印耗材如何进行切片处理?打印机通过读取文件中的横截面信息,用液体状、粉状或片状的材料将这些截面逐层地打印出来,再将各层截面以各种方式粘合起来从而制造出一个实体。这种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几乎可以造出任何形状的物品。3d打印耗材  打印机打出的截面的厚度(即Z方向)以及平面方向即X-Y方向的分辨率是以dpi(像素/英寸)或者微米来计算的。一般的厚度为100微米,即0.1毫米,也有部分打印机如ObjetConnex系列还有三维Systems'ProJet系列可以打印出16微米薄的一层。  而平面方向则可以打印出跟激光打印机相近的分辨率。打印出来的“墨水滴”的直径通常为50到100个微米。用传统方法制造出一个模型通常需要数小时到数天,根据模型的尺寸以及复杂程度而定。而用三维打印的技术则可以将时间缩短为数个小时,当然其是由打印机的性能以及模型的尺寸和复杂程度而定的。  传统的制造技术如注塑法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大量制造聚合物产品,而三维打印技术则可以以更快,更有弹性以及更低成本的办法生产数量相对较少的产品。一个桌面尺寸的三维打印机就可以满足设计者或概念开发小组制造模型的需要。
04
2020-12
3D打印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时间的推移,3D打印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家里打印物品以替代其他物体或仅仅作为爱好的概念将在未来几年中对消费者空间产生影响。2017年,3D打印(增材制造)材料将根据3D打印的技术特点得到更好的针对性开发,在更细微的细节上满足应用端更高质量和更大的最终生产零件需求。同时,可用于3D打印过程的材料范围继续扩大,在低、中、高端领域满足一系列不同的需求。  短期发展趋势  (1)3D打印带来服务和影响模式的创新  3D打印产业链涉及到很多环节,包括3D打印机设备制造商、3D模型软件供应商、3D打印机服务商和3D打印材料的供应商。因此围绕3D打印的产业链会产生很多机会。在3D打印产业链里,除了出现大品牌的生产厂商外,也有可能出现基于3D打印提供服务的巨头。以下两个例子说明3D打印服务的创新。  Shapeways公司并不直接出售打印机,而是通过社交网络把“全价值链”搬到了线上。用户在网站注册后,既可以把自己的产品设计上传到网站,也可以购买现有的3D设计图,再选择和购买原材料,就可以下单,公司会将打印出来的成品送货上门。此外,用户也可以在线展示和销售产品,并将产品卖给其他人。目前该公司已有近15万个平台会员,6000余设计者,至2012年6月20日,已经打印了100多万个3D产品,最受欢迎的是珠宝首饰、iPhone手机套和玩具火车。  Quirky公司的特色是众包:公司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媒体接收公众提交的产品设计思路,并由公司的注册用户进行评论和投票表决,如此每周挑选出一个产品进行3D打印生产,参加产品设计和修正过程的众包人员可分享30%的营业额。Quirky的模式关键之处在于给发明者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平台,这里可以把自己的创意变成实物,并且通过Quirky自己和包括美国亚马逊在内多个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设计者会从销售中提成。  (2)3D打印产业将面临诸多的挑战  目前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总体处于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3D打印技术大多还停留在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二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创新资源相对分割,标准、试验检测、研发等公共服务平台缺乏,尚未建立起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产业政策体系尚未完善。缺乏前瞻性、一致性、系统性的产业政策体系,包括发展规划和财税支持政策等。四是行业管理亟待加强;五是教育和培训制度急需加强。  中期发展趋势  从中期来看,与传统的制造技术形成互补。相较于传统生产方式,3D打印技术的确是重大的变革,但目前和近中期还不具备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本领,也不会是传统制造业的终结者。目前的3D打印技术在复杂构件、新产品开发、协同制造和实现创意方面较有优势,最理想的应用是在个性化或者定制化的领域。因此,近中期还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制造技术,应该是优势互补。  3D打印技术虽然也许会重振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但是短期内还难以颠覆整个传统制造业模式。理由有三:一是3D打印只是新的精密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相比于机器化大生产,不是替代关系,而是平行和互补关系;二是3D打印原材料种类有限,决定了绝大多数产品打印不出来;三是个性化打印成本极高,很难实现传统制造方式的大批量、低成本制造。  长期发展趋势  综合3D打印产业的技术特点和发展现状,我们认为未来行业发展存在以下趋势特点:  (1)3D打印个人消费保持高速增长  随着“个人制造”的兴起,在个人消费领域,3D打印行业预计仍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有助于拉动个人使用的桌面3D打印设备的需求;同时也会促进上游打印材料(主要以光敏树脂和塑料为主)的消费。  (2)3D打印金属材料应用程度不断加深  在工业消费领域,由于3D打印金属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金属本身在工业制造中的广泛应用。前瞻预计,以激光金属烧结为主要成型技术的3D打印设备,将会在未来工业领域的应用中,获得相对较快的发展。中短期内,这一领域的应用仍会集中在产品设计和工具制造环节。  (3)产业链上的专业分工会进一步深化  现阶段,主要的3D打印企业一般以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和打印服务的综合形式存在。这是由产业发展初期技术推广和市场规模的限制所致。长期来看,产业链的各环节会产生专业化的分离:专业材料供应商和打印企业会出现,产品设计服务会独立或向下游消费企业转移。3D打印有望转化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工具平台。  (4)国内3D打印市场前景广阔  国内3D打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尚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工业应用,还是个人消费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工业领域而言,国内在激光熔覆方面的技术具有一定优势,这有助于在以激光烧结为成型技术的3D打印设备制造和打印服务领域进行发展。对于个人消费领域,应用的推广速度取决于对于3D打印这一技术认知的提高,以及相关辅助平台,如软件设计,制作文件库的发展。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整个3D打印产业链都存在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就未来的长期的需求增长而言,前瞻相对看好上游打印材料和个人3D打印设备的制造企业。就前者而言,在通用化的技术标准不断推广的基础上,专业化的材料供应企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从个人消费到工业制造,无论是哪个领域引来快速增长,对于耗材的需求都必不可少。
东莞市德之健塑胶电子有限公司 © Copyright
技术支持:东莞网站建设​